5、第二波攻击

李林甫清楚的知道,他的第一波攻击虽然使太子李亨集团损失不小,但很多人仅仅是贬官而已,未来说不定哪天依然会有东山再起的机会,所以第一波攻击李林甫虽然取得了胜利,但他心里并不踏实。

在第一波攻击过后,李林甫一直在等待机会实施第二波攻击,因为扳倒一个强大的政治集团,仅仅依靠一次整治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祭出一套组合拳,才有可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如果说第一波攻击是利用太子集团过于亲密而挑起李隆基那敏感的神经,从而对太子集团施以重拳的话,那么李林甫的第二波攻击是从李亨集团的内部矛盾入手的。

李亨的良媂(太子内官,正三品)杜氏的父亲,时任赞善大夫的杜有邻,与其女婿时任左骁卫兵曹的柳勣,都是东宫的属僚。柳勣是个品性低劣、志大才疏的人,以追求功名利禄为荣,尤其喜欢结交豪杰,当时与淄川太守裴敦复、北海太守李邕、著作郎王曾等人结成好友,按说善于社交并不是什么坏事儿,但杜有邻却认为这个女婿不务正业,整天只知道和那些官僚吃吃喝喝,所以内心深处对柳勣十分反感。

一来二去的,丈人和女婿之间产生了深刻的矛盾。天宝五年(746年)十二月终于在一次宴会之后,双方因为喝高了酒而彻底闹翻。

为了报复杜有邻,人品卑劣的柳勣居然制造谣言说杜有邻妄称图谶,和太子暗中密谋,不断议论皇上的是非,很快这个谣言被李林甫所获悉。

事实证明,堡垒一般是从内部开始崩溃瓦解的这句话,用在此刻的李亨的太子集团的身上,实在是再合适不过,只是这一次惹火的不再是李亨,而是不起眼的柳勣。

不过,柳勣一定想不到,他制造的这起家庭矛盾,居然会为李林甫创造了血腥屠杀的机会。

李林甫就像一只嗜血的苍狼一样,时刻在寻找猎物,柳勣的制造的谣言,让他再一次找到了可以重创李亨的机会,现在他要做的就是利用柳勣制造的谣言,将这件事情无限的放大。

于是李林甫利用他所掌控的司法权力,派出亲信京兆士曹吉温和御史台的人一同审理本案,那些御史们是何等聪明,曹吉温的出马他们已经明白了李林甫的用意所在,所以在匆匆审讯过后,便认定柳勣是整个事件的罪魁祸首,将他和杜有邻、王曾等一同仗毙于大理寺。

仗杀朝廷命官,必须要经过皇帝的同意,如此看来李林甫在事先已经将这件事向李隆基做了汇报,从上次事件中多人被贬到这次一上来就仗杀三名朝廷命官来看,李隆基的愤怒正在升级,当然这其中不能排除李林甫的从中运作,但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太子李亨集团除了让李隆基忌惮之外,还有一层原因,那就是李隆基意识到了太子集团的人员成分太杂。

李隆基是不可能知道每一个东宫附属的人和太子李亨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但在他看来,凡是李亨结交的人,都应该具备一定的素质,甚至是国之栋梁,现在东宫里居然会出现柳勣这样的卑劣之人,正所谓印象决定前途,在李隆基看来,和柳勣交好的人绝不是什么好人,即使是和他产生矛盾的杜有邻,也未必是什么好鸟,正所谓狗咬狗一嘴毛。

当然,东宫出了这样的人,李隆基最为不满的还是太子李亨,在我看来,仗杀两名朝廷命官,这是李隆基对李亨警告力度的升级,他的潜台词是:如果不自律,下一个很可能是你!

事实证明,在柳勣、杜有邻、王曾三人接连被仗杀后,确实让李亨大为惊恐,他不得不再一次妥协。不过李亨的方式并没有什么创新,依然像上次一样,不得不忍痛割爱,贬杜良媂为庶人。

我们常说一种招数如果重复使用两次,就会让人感到乏味,更何况是不可测的宫廷政治斗争,李亨本以为他这种忍痛割爱的做法,会稍稍平复李隆基内心的愤怒,然而事实证明,仗杀他的三名嫡系,这仅仅是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