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武惠妃的等待
自从开元十四年(726年)谋求皇后之位受阻以来,俯仰之间已经过去了将近十年,虽然这十年中,武惠妃过着具有皇后之实的生活,但在那个注重名分的时代,一个女人是可能不在乎名分的,更何况一个年轻女人的十年,意味着青春已经远逝,岁月的印痕开始清晰的浮现在面庞。
武惠妃虽然感到自己在后宫的地位稳如磐石,但历经十年而没有登上皇后的宝座,又让她时常忐忑不安,因为她深知李隆基是一个多情风流的皇帝,自己凭借美丽的容貌而受宠,但终有一天那美丽的容颜会随风消逝,赵丽妃、皇甫德仪、刘才人的经历已经是最好的证明。
此时已近中年的武惠妃已经开始迫不及待的二次谋求登上皇后之位。
十年前的那场斗争依旧历历在目,冷静分析眼前的局势,她感到阻碍自己登上皇后宝座的依然是十年前的老问题——太子问题。
大臣们反对的理由也是太子已经确立,如果武惠妃当了皇后,那太子的地位十分尴尬,因为武惠妃自己也是有儿子的。
就是这个问题,让武惠妃足足等待了十年,但这个问题显然不是时间能解决的问题,因为太子李瑛随着年龄的增长,已经将近而立之年,而且聪颖好学,才干俱佳;如果不出意外,他未来一定是皇位的接班人,而武惠妃到那个时候只能是作为先皇的宠妃,相当年武则天一样,被勒令出嫁为尼。
一想到这些,武惠妃不免胆颤心惊,但目前她似乎并没有任何办法来扭转这个局面,也效仿当年武则天攀上太子李治这个大树吗?似乎没有这个条件,所以目前她能做的只有等待,和祈祷上天能够眷顾她这个等了十年之久的人。
然而或许武惠妃都没有想到的是,她的祈祷真的应验了。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十一月,几乎就在李隆基公开和张九龄翻脸的同一时间,太子李瑛犯下了大错!
李瑛是李隆基和赵丽妃所生,李隆基刚即位时,赵丽妃正受到宠幸,加上王皇后没有子嗣,所以被立为太子。李瑛是个颇具才干的人,一向谨小慎微,恪守本分。但是由于母亲赵丽妃早在王皇后被废之前就已经去世,再加上后来武惠妃受宠,所以李瑛的这个太子当的并不舒服。
原因只有一个,武惠妃的儿子寿王李瑁是当时所有皇子最受宠的,从感情角度来讲,李瑁的待遇事实上已经超过了李瑛,要不是”储君不可轻易废立”的观念深入人心,恐怕谁当太子还是说不准的事儿。
有了这样的一种心结,李瑛很容易在诸多皇子中找到志同道合者,其中皇甫德仪所生的鄂王李瑶和刘才人所生的光王李琚,他们和太子李瑛关系最好,不仅因为共同嫉妒李瑁的受宠,更因为三个人的母亲全都因为武惠妃的出现,而受到父皇李隆基的冷落。
事实证明,哥仨的共同经历和共同指向的目标,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让他们三个结成了小派系,这在充满尔虞我诈的内宫深处,其实是很危险的,最关键是由于年轻人的阅历浅薄,很容易出现情绪化的波动。
据史料记载鄂王李瑶和光王李琚,经常聚在一起暗中发泄牢骚,表达对李瑁和武惠妃的不满,这种情绪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的传染到了太子李瑛的身上,从身份角度来看,李瑛其实是不应该过多理会两个弟弟的态度的,如果李瑛是一个深谋远虑的人,他甚至应该制止两个弟弟的言行。
然而李瑛并没有充分意识到这件事所带来的危害,甚至他不假思索的也向两个弟弟传达了同样的不满情绪。
没有经历过你死我活的残忍搏杀,没有人生大风大浪的侵袭,他们不懂得失去母亲受宠这强有力的支点后,在某一个暗中角落,那些政治投机分子,早已经用凛冽的目光觊觎他们很久很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