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昏招
李峤并不是没有脑系的人,他知道皇帝陛下想要废后,一定是因为皇后无子。而且作为皇后的妹夫,他当然知道这个大姨姐正面临来自武惠妃的威胁,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李峤在姜皎走后,当即决定出手相援。
问题的关键是,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方法。
废后这件事属于皇帝的家事,在李峤看来自己的身份其实很敏感,搞不好会将自己毁掉,所以思前想后,他决定抛弃所谓的权术与计谋,进宫坦然面对李隆基,用自己的诚意去打动李隆基。
不可否认,李峤的方法还是不错的,但他显然忽略了姜皎兄弟安危。
在李峤进宫面见李隆基,刚刚把废后的事一说,李隆基就立即意识到是姜皎把这个本应该只有他们两个人知道的秘密泄露了出去,作为皇帝,李隆基一方面必须要维护自己的尊严,另一方面还要顾及朝廷的局势,所以在李峤劝说他的同时,他的头脑里瞬间形成了一个计划,这是一个暂时可以压制此事的方法,同时也是一个至姜皎于死地的计划。
“姜皎简直就是挑拨离间,我什么时候说过要废后?来人!把姜皎抓来!”
当姜皎被五花大绑的压到李隆基面前时,李隆基已经好言安抚李峤让他先行告退。虽然朝堂之上只有太监、宫女和侍卫等并不重要的人,但李隆基依然要将变脸进行到底。
姜皎的眼神中已经露出惊恐之色,他隐隐的感觉到李隆基在短短的时间内,态度来个180度大转弯,一定与自己刚才在宫门外和李峤的那番对话有关,但他实在没有想到皇帝陛下为何会这么快就知道了消息,他更猜不到是什么原因会让皇帝陛下如此对待自己。
“你和濮王(李峤)说朕要废后,朕什么时候说过?你知道濮王刚才进宫问朕的时候,朕有多尴尬?”李隆基冲着姜皎咆哮道。
霎那间,姜皎明白了,原来一切根源都在李峤处理这件事的方法上。
李峤你是个什么脑子啊?怎么可以直接和皇帝说这件事。
“陛下!是您……”
“闭嘴!狗奴才!居然敢散布谣言,挑拨离间!来人!杖责六十!”
在姜皎刚要张嘴争辩的时候,李隆基就知道如果自己不阻止他的话,那么即使姜皎受到处罚,那么废后这件事一定会被人认为是自己的想法,所以即使现在朝堂上没有什么重要的人物,李隆基也不能卸掉自己伪装的面具。
为了让自己脱困,只能将一切责任推到姜皎身上。这是李隆基此刻在心底反复说的最多的一句话。
姜皎不仅最终挨了打,而且李隆基为了不留遗患,将他流放钦州(今广西钦州),他的弟弟姜晦也受到牵连,被贬到春州(今广东阳春)。
在我看来,李隆基没有下令杀掉姜皎,已经是很够意思了,但这位仁兄显然体格不济,屁股挨了打之后,伤口一直溃烂,还没走到钦州就一命呜呼。
姜皎的结局告诉我们两个深刻的道理:
1、不要用自己的智商来衡量别人的智商。
2、领导的秘密知道的越少越好,尤其是领导的家事。
处理完姜皎后,李隆基终于可以长抒一口气。不过废后风波并没有就此终结。李隆基虽然将此事暂时搁置,但这个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废后的传言还是传到了王皇后的耳朵里。
在王皇后看来,无论是姜皎挑拨离间在先,还是李隆基本身就有这个想法,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不能生出孩子,而武惠妃却是产量颇高,如果照此下去,废后现在虽然可能只是传闻,但谁又能保证未来不会变成现实呢?
所以,虽然李隆基暂时压制了此事,但对于王皇后来讲,事情远没有就此结束。
从某种角度而言,“王皇后”这个三个字已经完全超出了王皇后本人的意义所在,在她的身后是一个庞大的外戚集团,自古以来外戚由于身份的特殊,是不可能不介入到朝廷利益纷争中的,外戚们的尊贵与没落全都因为皇后的地位而随时变化,现在王皇后已然处于一种危机之中,她身后的外戚集团当然是不甘心就此认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