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救时宰相

姚崇作为帝国的第一宰相,比任何人都有博得贤名的优势,一方面这得益于李隆基对宰相制度悄无声息的改革,使他具有突出常人的地位;另一方面也得益于他本身超越其他人的能力。

所以再加上李隆基的支持,姚崇在开元初年可以说是顺风顺水,朝廷内的大事小情李隆基全都放心的交给姚崇去办,久而久之人们也默认姚崇为主心骨,上到皇帝李隆基下到宫门守卫都认为他是朝廷内不可缺少的人物。

但姚崇因为儿子病逝请丧假离开朝廷的那段时间内,朝廷政务在副相卢怀慎的处理下,居然出现了积压的现象。

坦白地讲,抛开政务能力单说人品,卢怀慎的人品绝对毋庸置疑,甚至人品还在姚崇之上。生性简约,不私自经营产业,自己的工资多数分给亲朋好友,以至于自己的住所十分简陋。

作为帝国的高级管理人员,首先是要做个人品高尚的人,但绝不能仅此而已,突出的政务能力同样是衡量一个官员是否合格的标准之一。

从这一点来看,卢怀慎是一个不合格的人。

在姚崇请丧假的那段日子,卢怀慎将朝廷政务处理的一塌糊涂,从前姚崇在时,在处理具体的事情时,姚崇拿出意见后,卢怀慎只需要点同意即可,以至于人们送给他一个外号,名为“伴食宰相”。现在姚崇不在,卢怀慎这个“伴食宰相”成为了当朝的“主食宰相”,事实证明,他并不能解皇帝陛下的饱。

幸好卢怀慎态度还是很不错的,在看到一大堆公文堆积如山的情况下,不得已立即向李隆基进行了汇报,卢怀慎也明白处理政务不行,如果再落个延误治罪,那可是吃不了兜着走。

“朕把天下事全都交给了姚崇,却把你安排到了可有可无的位置上。”面对跪在眼前的卢怀慎,李隆基说道。

此刻卢怀慎既是在汇报工作,同样也是一种求助,李隆基十分了解卢怀慎的能力,所以他并没有为难这个能力低下的好人。

“朕给你时间,你慢慢处理就是了,实在不行就等姚崇回来再说吧!”李隆基无奈的说道。

……

卢怀慎满脸羞愧的退了下来,现在他唯一能做的只有等姚崇回来。

几天后,当姚崇回来的时候,卢怀慎第一件事就是把堆积如山的公文摆在了姚崇的面前,姚崇二话不说,挽起衣袖开始干活,两个时辰后,公文一张不剩,全部处理完毕,搞的卢怀慎瞪大眼睛惊奇的一句话说不出来。

面对卢怀慎惊异的表情,姚崇得意的看了看他,然后笑着向站在身旁的中书舍人齐澣问道:“我当宰相可与古代哪位宰相相比啊?比管仲、晏婴如何啊?”

“管仲、晏婴之法虽然不能流传后世,但在他们的任期之内是基本不变的,您所制定的法却经常变化,依小人看来,大人似乎没法和他们相比。”

姚崇听完后,紧接着问道:“那你怎么评价我呢?”

“大人乃救时宰相也!”

“哈哈哈! 这个评价也不错,不是谁都能做的了救时宰相的。”姚崇说完后,骄傲的看了看身边的卢怀慎。

坦白的讲,齐澣的评价很科学。在姚崇为相的四年中,除了《十事要说》之外,史书并没有记载他有什么创新性的治国策略,即使是《十事要说》也是属于拨乱反正,使帝国重回正途的策略,不过这并不能代表姚崇没有自己的治国策略,只是在那个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姚崇需要做的只能是依据具体的事情,来出台相关的办法,所以齐澣说他法无常态,这也是无奈之举。

准确的说,大唐帝国当时的客观环境只能将姚崇塑造成为一位“救时宰相”,事实上,齐澣对姚崇的评价,既是准确评价姚崇个人,但更是一个预言,因为“救时”意味着总会有时间限制,谁也没想到齐澣的这个不经意的预言一年后真的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