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清日两国战前军力对比
日本向朝鲜派兵
1894年6月2日,在袁世凯去日本驻朝鲜公使馆摸底日本人态度的前一天,睦仁接到了内阁总理伊藤博文提交的两份奏议,都等着他的批示:第一份是解散议会,第二份是立即向朝鲜派兵。
这两份奏议看上去没有关联,实际上却有很深的关系。
内阁奏请解散议会,是因为议会要逼内阁下台。由于长期军备竞赛的缘故,从1893年开始,日本国内出现了经济危机,各大党派吵得不可开交,在议院中占有多数席位的反对党要求内阁集体引咎辞职,让反对党上台。他们在前一天(6月1日)通过了决议案。
此时摆在伊藤博文面前的只有两种选择:一种是率领内阁集体辞职;另一种是拒不辞职,奏请天皇下旨,解散议会,从而保住这届政府。
但要天皇解散议会,保住政府,总要有个理由。理由就是:我们需要打仗。
对于一届政府来说,每当执政出现危机时,选择对外开战就是转移矛盾、凝聚人心百发百中的灵药。于是就出现了向朝鲜派兵的那份奏议。
睦仁在这份奏议上留下了同样的御批:同意!
当然要同意。巴不得举双脚同意。睦仁和军部之前一直担心伊藤博文的政府不会支持战争,现在这个担心消除了。用一句熟悉的话来说,日本已经统一了思想。接下来就是如何打的问题了。
而军部之前担心政府里的那些文职人员会反对开战,是有道理的。
清日兵力对比
现在我们假设在东京和北京,分别有两个大臣向各自的皇帝汇报本国的兵力,那情况绝对是截然不同的。
东京这边。“陛下,在您的英明领导之下,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我国的兵力大为增强了。现在,常备军的总兵力是——7.5万人!其中,炮兵6000!骑兵4000!”
大家不要笑,地方小嘛,就这么多。
而清国的常备军是多少呢?60万。其中步兵47万,骑兵十万,炮兵三万。“皇上,如果开战,我们还有一些地方团练可以参战,人数不多——100万而已。”
海军方面倒相差不大。清国有舰队四支,日本有舰队两支。
清国的四支舰队分别为北洋、南洋、福建和广东。自北向南分别守卫从渤海到南海的海防,它们也分别由北洋大臣、南洋大臣、闽浙总督和两广总督指挥。其中实力最强的是李鸿章的北洋舰队,1000吨级以上的军舰有13艘。而四支舰队1000吨以上的军舰是31艘。
日本的两支舰队为西海舰队和常备舰队,1000吨级以上的军舰共21艘。为了举全国之力对清国作战,已经着手准备将这两支舰队统一编制,统一指挥,成立——联合舰队。
日军战时大本营的三套方案
日本迅速行动了,战时大本营迅速成立,制定对清国作战方案。这是一个海陆两军协同作战的方案,详细步骤分为两步。
第一步:陆军在朝鲜登陆,夺取汉城,接着海军从海上支援陆军占领平壤,然后把清军全部赶出朝鲜,占领朝鲜全境。
第二步:从朝鲜过鸭绿江打到清国去。根据战局发展的情况,按照从最好到最坏打算,分为甲乙丙三种方案。
甲方案:以朝鲜为基地,派一支陆军进攻辽东半岛,威胁奉天(沈阳),牵制清国守卫渤海口的守军,趁机夺取大连、旅顺,接着陆军主力在辽东半岛和渤海湾登陆,进攻天津、北京,迫使清国签订城下之盟——为达此目的,联合舰队必须致力扫荡清国海军,聚歼北洋舰队主力于海上,控制黄海和渤海制海权。
乙方案:若清国只以北洋舰队迎战(注意这句话),联合舰队则有取胜把握,若清国举全国海军来战,胜负则难料——如果不能控制渤海,而清国海军也未能控制日本近海,则联合舰队应向朝鲜输送陆军,将清国在朝鲜所有军队击退,从清国手中夺走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