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晚唐风景
晚唐风景有二:一是全军性的“下克上”;二是全国性的饥荒。
唐宪宗时,东梁州士兵五千人转移驻地,发生了将领驱逐主帅事件。大臣温造带一队人马去收拾局面。到东梁州后,他先是安抚叛乱军士,随后一天于马球场中设宴。叛乱士兵都很小心,带兵器赴宴。温造在场地中吊了两根长绳,建议叛乱军士吃饭时将兵器挂在绳上。吃着吃着,温造一声令下,叫人猛拽悬挂着兵器的绳索,于是兵器都被绷上天。温造随即叫人反关辕门,带人将五千叛军一并扑杀。有些夸张。但同时说明,军队中驱逐或杀害主帅现象从唐朝中期就开始了,至晚唐已难控制。
当时的情况是,主帅往往看手下的将官脸色行事,而将官则得看手下的小兵脸色行事,军士一有不满就会哗变。这种现象贯穿至后来的五代十国时期。以唐懿宗咸通年间的徐州兵(番号为“感化军”)为例,那里的士兵和下级军官骄纵异常,到什么程度呢?连年驱逐主帅和节度使。据晚唐五代刘崇远所著的《金华子》记载:“每日三百人守衙,皆露刃立于两廊夹幕之下,稍不如意,相顾笑议于饮食之间,一夫号呼,众卒率和。节使多儒,素懦怯,闻乱则后门逃遁而获免焉,如是殆有年矣。”也就是说,在徐州,每天有三百士兵提着刀枪,游走于衙门,一有不如意,一个士兵喊,其他士兵就跟着响应喊号,吓唬作为最高行政长官的节度使。晚唐皇甫枚所著的《三水小牍》更是记载了“徐州兵”下级军官陈璠袭杀主帅支祥的暴力行为。到唐昭宗天祐年间,浙西小兵周交带人在军中袭杀大将秦进忠、张胤等十余名高级将领的事件,把这一风气推至高潮。所以后世评价那个时代,往往用一个词——骄兵悍将。又如,后唐时,李存勖军中有小校叫安道进,性格凶险,常佩剑于身。一日,他拔剑玩赏,对人说:“此剑可切铜断玉,谁敢挡吾锋芒?”
这时候,安道进的上级说:“这是什么利器?如此妄夸!假如我把脖子伸过去,你就能给砍断?”
安道进说:“您真能把脖子伸过来?”
安道进的上级以为安道进在开玩笑,就把脖子伸过去,安道进挥剑而斩,人头落地。四周之人尖叫惊散。安道进把宝剑收回鞘内,对着镜头一笑。
这就是晚唐五代时期小兵的形象。与晚唐“骄兵悍将”风景并称的是在整个帝国疆域内扩散开来的大饥荒。下面这个故事可说明当时的情况:
唐懿宗咸通年间,洛阳一带饥荒起,谷价甚贵,饿死之民不计其数。人们以桑叶为食,致使桑叶价钱暴涨。时有新安县民王公直,家有桑树数十棵,叶冠茂盛。此日,王公直与其妻合计:“现在家里粮食也没了,全力养这些蚕,也不知道以后如何。以我合计,不如放弃蚕,趁着桑叶价钱贵,去卖叶,可收入不少,用这钱买一个月吃的粮食,也就到了小麦成熟时了,这样比等着饿死好吧?”
其妻表示赞同。于是夫妻俩把养的蚕都给活埋了,随后把桑树叶打下,转天由王公直带去洛阳贩卖,收入三千文钱。王公直很高兴,用一部分钱买了一大块猪肉,又买了些烧饼,刚走到徽安门,门吏见王公直所背行囊里有血渗出,滴了一地,于是叫住他进行盘问。
王公直说:“我刚才卖了些自家种的桑叶,换了钱,买了点猪肉,这行囊里流的是猪血吧,没其他东西啊。”
但门吏一搜,从行囊里发现一条人的臂膀,血肉模糊。
咸通庚寅岁,洛师大饥,谷价腾贵,民有殍于沟塍者。至蚕月而桑多为虫食,叶一斤直一锾。新安县慈涧店北村民王公直者,有桑数十株,特茂盛荫翳。公直与其妻谋曰:“歉俭若此,家无见粮,徒极力于此蚕,尚未知其得失。以我计者,莫若弃蚕,乘贵货叶,可获钱千万。蓄一月之粮,则接麦矣。岂不胜为馁死乎?”妻曰:“善。”乃携插坎地,养蚕数箔瘗焉。明日凌晨,荷桑叶诣都市鬻之,得三千文,市彘肩及饼饵以归。至徽安门,门吏见囊中殷血连洒于地,遂止诘之。公直曰:“适卖叶得钱,市彘肩及饼饵贮囊,无他物也。”请吏搜索之,既发囊,唯有人左臂,若新支解焉。群吏乃反接送于居守,居守命付河南府。尹正琅琊王公凝,令纲纪鞫之。具欵云:“某瘗蚕卖桑叶,市肉以归,实不杀人,特请检验。”尹判差所由监令就村验埋蚕处。所由领公直至村,先集邻保责手状,皆称实,知王公直埋蚕,别无恶迹。乃与村众及公直同发蚕坑,中有箔角一死人,而阙其左臂,取得臂附之,宛然符合。遂复领公直诣府白尹。尹曰:“王公直虽无杀人之辜,且有坑蚕之咎,法或可恕,情在难容。蚕者,天地灵虫,绵帛之本。故加剿绝,于杀人不殊,当置严刑,以绝凶丑。”遂命于市杖杀之。使验死者,则复为腐蚕矣。(《三水小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