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0章 清算

千里之外的长安城中,李林甫十月初一被毒杀身死之后直到天宝八年二月,这短短的三个月里,朝中的形势发生了巨大而快速的变化。李林甫死后,他的势力以极快的速度土崩瓦解,取而代之的便是新任相国杨国忠的势力大膨胀。

原属于李林甫一党的众多官员纷纷通过各种渠道同杨国忠修好,借以依附这棵新的大树。而杨国忠却也来者不拒,一概接受他们的示好,将他们统统笼络到自己的手中。这之后,杨国忠开始了大洗牌,利用右相的权力和玄宗的信任,杨国忠将自己的亲信党羽一一提拔安插在重要的位置上。

两年前他因为初当左相之位而这么干过,但差一点被弹劾罢官,关键时候若不是王源收服南诏挽救了他,还不知会是什么情形。然而,此一时彼一时,这时候最大的政敌和威慑李林甫已死,杨国忠尽可为所欲为,而无需担心任何人对自己的弹劾。在这种情形下,去往杨国忠府上求情送礼希望得到好的官职或者是担心被贬斥的官员纷至沓来,几乎踏破了杨国忠的门槛。

在杨国忠就任相国的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杨国忠便任命提拔贬斥了百余名京中官员。提拔的官员毫无例外非都是杨国忠的亲信党羽或者是下了重礼的官员,而贬斥的都是那些不愿意低头,或者是没有能力送礼保官的官员们。一时间京中流传民谚云:要升官,找杨三,大官十万贯,小官十万钱。

杨国忠大权独揽,他想谁升官或者贬官完全凭着自己的心意而决,政事堂在他的眼中形同虚设。他提拔人的办法很简单,拟定名单之后叫来左相陈希烈以及政事堂的五房主事来,拿着名单读一遍,然后陈希烈等人便只需完成这些人升贬之后的事宜便可,丝毫没有半点同他们商量的意思。李林甫为相时都不敢做的事情,杨国忠倒是做的风风火火,一副老子天下第二的嘴脸。

这样的事情也传到了宫中,但杨国忠总有巧言应付玄宗。玄宗碍于贵妃和杨家的面子也并不想深究,或者说玄宗已经没什么精力去管这些事情,所以放纵娇宠之下,杨国忠越发的不可收拾。

杨贵妃自然是不问政务不管这些事情,杨家最清醒的秦国夫人倒是对杨国忠的行为规劝了几次,但杨国忠振振有词的对秦国夫人道:“我杨家以前受人欺压,便是因为太好说话考虑过多,现如今我杨家扬眉吐气,如何还能仰人鼻息?李林甫之所以能把持朝政十几年,还不是因为他的铁腕手段和众多的党羽。我如今为我杨家拉拢朝臣,也是为了我杨家能够长久立足于朝堂之上。这些官员我若拒之门外不给他们机会,他们便要依附于他人。难道坐看他们成为我的敌人不成?”

秦国夫人被他说得倒也哑口无言,站在杨家的角度上,权势越大固然是越稳固,多年的苦心经营不就是为了杨家能有今日么?虽然杨国忠的作法有些偏激不妥,但毕竟他也是为了杨家好。而且除了他,杨家又有谁能够立足于朝堂之上?这么想着,秦国夫人也就懒得说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随他去了。

人的变化有时候让人吃惊。短短一两个月,杨国忠从李林甫的阴影中走了出来便成为了另外一个人。变得跋扈骄横而且不可一世。

在大肆收罗党羽扩充自己的势力之时,杨国忠也开始对他的敌人进行打压。一直以来杨国忠和安禄山之间便矛盾重重,以前有李林甫在,两人之间还算有人压制各自克制,现在杨国忠扬眉吐气,岂会再看安禄山的脸色。杨国忠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大幅削减范阳平卢河西三镇兵马的军费。原先在李林甫手中决策的各种物资的供给粮饷的额外供给也统统一刀砍掉。

杨国忠上奏玄宗解释这些举措时说:“东北边镇屯兵过多,已成朝廷重负。安禄山依旧年年要求扩大兵额,这根本是不合理的要求,照这样下去,朝廷其他地方也不用养兵了,都给安禄山消耗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