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清廷生存之危机
与袁世凯集团在新政中的影响力急剧上升相反,清廷“合法性”权威却在新政中受到了史无前例的挑战,各种矛盾冲突、交织,使清廷的权威资源在这场冲突中已经流失、消耗殆尽,主要表现在:
(一)政治结构迅速瓦解
20世纪初的中国,处在这样一种奇特、新旧文明尖锐对立的氛围之中:一方面现代物质文明日益加快的经济社会现代化进程,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强烈冲击着人们的传统思想观念;另一方面,制度层面的传统政治结构却基本上原封不动地存在于现实生活之中。这种令人沮丧的政治现实,与人们心目中受西方模式影响的政治理想,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并且随着新政的广度和深度的增加,这种心理反差越来越强烈。民众与知识分子自下而上的政治参与压力急剧膨胀并超越了现存专制政治体制的承受限度,从而形成了对现存专制权力集团的巨大冲击力。
在20世纪初现代物质文明向中国社会普遍渗透的众多迹象中,最值得注意的是现代交通和通讯事业的兴起。对于任何一个社会来说,这些现代交通和通讯手段,总是人们的思想观念领先于经济社会发生现代变革的必要条件。有关统计显示,进入20世纪之后,中国的现代交通事业迅速发展,到宣统三年(1911年),境内已修建铁路21条,总长度达9719公里。这些铁路集中分布在人口密集、经济比较繁荣的华东、东北和华北地区,从而把以往“形同列国”的各省紧紧连在一起,同时也给予广大民众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交通事业,带来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
与火车通行具有同等意义的另一项发展是现代邮电事业的移植。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清廷正式成立“邮传部”,统管邮政、电讯和交通事业。有线电报线迅速达12万余里,局处560余个,遍及全国各地。在各大中城市乃至县城,电话也从无到有,渗入市民生活。
现代通讯、交通手段的引进,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生活方式。在20世纪之前,人们靠原始的以人力、畜力或风力为动力来源的交通手段,很难跨出一县或一省的疆界,绝大多数人从生到死都固定在一个很小的地域范围内。由此所产生的只能是狭隘的本土观念和家族观念。火车、轮船的通行,改变了陈旧的交通方式。“日行千里”、“朝发夕至”再也不是诗人们的想象,而是成了活生生的现实。电报、电话的引进,也使人们对外部世界的了解,由过去的闭塞、隔膜,一下子变得灵通、便捷了。在经济和社会现代化相对落后的条件下,现代交通、通讯事业的超前发展,对于传播知识、更新观念、加速社会流动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正是借助于这些崭新的交通、通讯手段,20世纪初叶的社会动员过程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也仅仅到了这个时候,民族意识才有可能在全国各地和社会各阶层普遍觉醒起来。
随着现代文明的广泛渗透,社会各阶层普遍产生了对现实的不满和改革的要求。并且现代物质文明越发展,各阶层民众的变革要求相应地越强烈,变革的期望值也不断升高,可以从各政治团体为政治动员所制订的目标上反映出来。就激进派而言,在19世纪末,其目标尚不是很明确,所采取的行动亦很有限。孙中山的“兴中会”,虽然在内部使用的入会誓词里,写进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的字句,但在对外使用的《章程》中,则未敢明确提出武装反清的口号,只是含糊地宣称“是会之设,专为振兴中华,维持国体起见”。兴中会成立的当年,孙中山亦曾作过武装反清的试探,但起义没有举发就失败了。进入20世纪后,随着新的政治动员高潮的到来,国内形势大变,孙中山敏锐地感到武装反清的大好时机已经到来,因此,他充满信心地向全世界宣布:“全国革命的前夕,现已成熟”,强调“中国现今正处在一次伟大的民族运动的前夕,只要星星之火就能在政治上造成燎原之势。”[1]随后,孙中山便组织成立了“中国同盟会”,在《章程》里明确宣布该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宗旨。接着又制订了《革命方略》,作为各地举行起义的指导文件。激进派的反清起义,从此在南方各省轰轰烈烈地展开了。这些连绵不断的武装反清活动,对清政权的瓦解起到了有力的冲击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