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 求赏不得的“珠光小茄子”

战争终于落下了帷幕。

留给败军之将的选择并不多:流罪、臣从、和睦、死。“流罪”很好理解,就是将生擒的敌方将领流放到偏僻的荒野之地。“臣从”是臣服的意思。如果同对手的差距实在过于悬殊,参战一方可以选择向对方投降,以家臣武将的身份继续拥有自己的势力。战国时代末期,丰臣秀吉的势力如日中天。面对如此强大的对手,德川家康、毛利辉元、岛津义久等大名都选择了效忠臣从。“和睦”指求和,弱势一方需要展示自己的诚意,割让领土、派遣人质都是谈判桌上常见的条款。最后一项,死。除了在战场上被杀身亡外,败方将领还有两种选择:自刃或处刑,也就是自杀或是他杀。前文提到的鸟取城一战,在粮草尽绝之后,城主吉川经家便以自身性命换取了一城士卒的安全。根据史书记载,经家先是沐浴更衣,在喝下临行酒、留下辞世句后,用胁差切腹自尽。经家壮烈就死之举受到世人的赞誉,时至今日,鸟取市还年年举行祭典来纪念经家。

有败者定然就有胜者。战后,胜方大名要根据属下的作战表现,论功行赏,以个人申报和军监记录作为评判依据。一些传统的功劳加分项如下:

一番枪:持枪率先攻入敌阵

一番太刀打:持刀率先攻入敌阵

一番首:第一个砍下敌人的首级

一番乘:最先冲入城或敌人的营盘

枪肋:持枪帮助己方

殿枪:在己方后撤时殿后

最普遍、最基本的赏赐是“知行地”,这是从敌方手中夺来的土地。但它不仅包括一片土地,还包括住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有人耕种,有人劳作,土地就有产出,武将们就可以通过收税获得收入。同时,知行地上的农民在战时可以被征召为该武将的军队。对武士们来说,知行地的大小决定了自己的经济基础和实力地位。和现在酷爱囤房的“房姐房哥”一样,战国武士的爱好就是囤知行地。对这一社会现象,大名们其实是很有压力的。战国三雄之一的武田信玄就曾表示,只有不断扩大领土才能给家臣们赏赐,才能令家臣们高兴。不打仗你就发不出薪水,领导也不好当啊。

赏钱、赏地太普通,而对于表现出色的将领,大名会赐下自己的爱物以示恩宠,比如刀、铠甲、茶具之类。自从15世纪后半期,村田珠光将茶道兴起之后,茶道就成了武将修养的重要内容。织田信长就是茶道的忠实拥护者,他不仅潜心研习茶道,还收集了许多茶具名器。在论功行赏时,信长便将其作为“恩”,赏赐给家臣。只有受到“恩”赏的家臣才有资格自己召开茶会,于是茶具成了一种象征身份的重要标志。正因为如此,织田四天王之一的泷川一益在受封关东管领时便发牢骚了:“比起土地,我更想要珠光小茄子(珠光系列的名器,后毁于本能寺之变)!”

清扫战场也是战后的必要工作。武将的遗体会被家臣们领走安葬,一般的士兵可就没有这样的待遇了。但也不能让他们就这么曝尸野外,这便到了“黑锹者”活跃的时候了。黑锹者在军队中的地位并不高,主要负责道路修补、桥梁架设、营地建造等辅助性工作。清扫战场时,他们将遗体统一合葬,下葬时会请附近寺庙或是随军的僧人为之超度。

吉川经家辞世时说:“吾身如同武士所取下的梓弓,一去不复栖处。”战场上崛起了无数惊世绝伦之辈,可惜,绝大多数人最终都泯灭于一场场战事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