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声

日月依旧,生生不息,又是新的一年。

据说有人在龙首山上发现圣兽麒麟的踪迹,古人云“志拟龙潜,德配麟趾”,此乃莫大瑞兆,于是李治改元麟德以庆祥瑞,并应甲子革令之谶。

蓬莱宫外朝大殿含元殿也终于落成了。《易经·坤卦》曰“含弘光大”,《乾卦》曰“元亨利贞”。含元者,德配天地,运系乾坤,统八荒以为主,括万象以为尊。这座正殿坐落于高爽清凉的龙首山南沿,白墙朱柱,青石栏杆,碧绿色琉璃瓦;东西二十五丈,南北十三丈,而且建在三层高台之上,晴朗之日可以俯瞰大半个长安城;左右回廊各通一阁,东曰“栖凤”、西曰“翔鸾”,翼然竦峙,又有钟鼓二楼,遥相呼应;殿前玉阶每级皆引出一螭头,鳞次栉比,翘首望天;甬道蜿蜒七转,上铺莲花纹方砖,长四百余步,直至正南丹凤门前,号曰“龙尾道”。整座宫殿气势磅礴、美轮美奂、雕龙画栋、巧夺天工。进仰之,骞龙首而张凤翼;退瞻之,岌树颠而崒云末。巍巍峨峨,如天宫降临凡世;煌煌缈缈,若仙山屹于云端。邻斗极之光耀,迩天汉之波澜腾,腾祥云之郁霭,映旭日之辉煌——真是古所未有之雄伟朝堂!

朔望之日,晨光熹微,东内大朝,钟鼓齐鸣。九品以上京师百官鱼贯而进、攀登龙尾、大礼膜拜、山呼万岁,当他们爬起身瞻仰圣颜之际无不目瞪口呆:

镶金嵌玉的崭新御座上,天子李治默然端坐,头戴通天冠、身穿赭黄袍,却一副无精打采的表情,茫然直视着前方。而在御座右侧多了一扇珠帘,头戴钿钗凤冠、身穿五彩袆衣的皇后就赫然坐在那里,隔着那道几乎什么也阻碍不了的稀疏帘子,正微笑着注视大家!

满朝文武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皇后,一个女人,何以会出现在神圣的朝会上?更有细心者注意到,本该立于朝班前列的宰相上官仪竟不见踪影。

侍立龙墀旁的宦官也由王伏胜换成了范云仙,他迈着稳健的步伐走到御座旁,带着喜悦却努力矜持的神色宣布:“圣上有旨,因风疾反复,龙体欠安,自即日起皇后随驾临朝听政。望众臣工一体尊仰,勿生异议!”

帝后一同听政,从古至今哪有这种事?朝班立时骚动,可还未及有人谏言,忽见白发苍苍的太子少师许敬宗举笏出班,以黄钟大吕般洪亮的嗓音压住众人议论:“皇天后土,乾坤一体,臣等何敢有违?异议者便是国之奸佞,罪不容诛!”这番充满威胁口气的话顿时将百官震慑住,而紧接着他又道出一件更骇人听闻之事,“同东西台三品上官仪,本系废太子李忠之舍人,自春宫元良易主,心怀衔恨、欺蒙主上、阳奉阴违、暗蓄奸谋;勾结原东宫宦官王伏胜,又与隆国寺女尼宝乘书信交通,欲图谋不轨。恳请陛下严惩奸党,以儆效尤!”

百官简直怀疑自己在做梦——固然上官仪、王伏胜曾辅佐李忠,可身为堂堂宰相和最受宠的宦官,怎会舍近求远,希冀那个早已失势的废太子?宝乘大师是今上之恩师,更不会做这种傻事。何况李忠软禁于黔州,又如何与他们串通?

这些人的“罪”究竟是什么,李治心里最清楚,连许敬宗的上奏都是他授意而为。此刻他连配合演场戏的兴致都没了,只轻轻扬了一下手;范云仙会意,当即按预定好的判决宣布:“圣上明察秋毫,早就洞悉阴谋,已有决断。庶人李忠赐死!上官仪、王伏胜下狱处死,家产抄没,女眷没入掖庭;女尼宝乘原为高祖皇帝婕妤、圣上幼师,责令其迁出禁苑,改居高祖别庙静安宫,今后无诏不得入宫,其侄薛元超代受其罪流放嶲州;左相刘祥道身居宰执,有失察之过,降为司元太常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