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苏联支持以色列建国原因的历史考察

北京大学 肖瑜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中东地区[1]作为国际政治焦点一直为世人瞩目。宗教分歧、民族仇恨、领土纠葛、经济摩擦、意识形态上的对立以至武装冲突,都使得这一地区处于随时可能爆炸的状态。

中东问题的起因源于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区建国。众所周知,犹太国以色列是在苏美两大国的支持下建立的,特别是苏联的支持更具有实质意义。

在对待犹太复国主义这个问题上,苏联领导人的态度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苏德战争爆发之前,莫斯科一直强烈反对犹太复国主义运动;苏德战争期间,斯大林对待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态度有所缓和,但是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其敌视政策;战后1947~1949年,苏联一反常态地给予了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全方位的支持,保障了以色列国的顺利成立。1948年5月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后,苏联通过捷克斯洛伐克等国为以色列提供了相当数量的武器装备。此外,在苏联的默许下,大批东欧犹太人源源不断地拥入巴勒斯坦,保证了犹太国的人口数量和充足兵源。在很大程度上,以色列正是依靠这些武器装备和来自东欧的犹太移民才打赢了这场战争。

当时在冷战的大背景下,西方观察家很少有人能够预测到苏联会支持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区建国。直到今天,历史学家对于这个问题的解释依然众说纷纭。

国内外有些学者认为,苏联之所以支持犹太建国是出于对劫后余生的欧洲犹太人的同情[2],就连以色列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理果尔达·梅厄也是这么认为的。[3]不过,人们可以看到,斯大林在支持犹太建国的同时,又在其势力范围内发动了以“犹太人反法西斯委员会案”为代表的一系列针对犹太人的政治诉讼案件。这就使得同情论很难站住脚了。另外一些学者认为,斯大林希望借此机会拉拢犹太人,把英国人逐出中东,进而达到进军中东的战略目的。[4]还有一些学者则认为,苏联的目的就是要把以色列变成苏联的仆从国。[5]这些观点或许有一定的道理,但是都缺乏足够的档案文献的支持,因而尚欠说服力。总之,对于战后苏联支持犹太建国的动机,学术界长时间未能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讨论。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有关这一问题的档案文献一直未能公布。

2000年,由以色列外交部、俄罗斯外交部、以色列国际档案馆、俄罗斯国家档案馆等6家政府和学术机构在莫斯科和伦敦联合出版了《苏以关系档案集(1941~1953)》。[6]公布了495件有关苏联与以色列关系的原始档案文件,这其中包括苏联领导人与以色列领导人[7]之间的书信电报往来、苏联驻中东地区的外交人员发给苏联外交部的电报、信件和书面报告等,为研究分析苏联支持犹太建国这一历史事件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苏以关系档案解密后,俄国和西方史学界相继出版了一些利用档案材料进行研究的高质量论文。俄国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著作有梅德维杰夫的《斯大林与“医生案件”(新材料)》[8]、伊萨耶夫的《历史的教训:苏以关系(1948~1951)》[9]等。在西方史学界,法国学者劳伦特·拉克尔在这一领域无疑是走在前列的。他的主要代表作有《意想不到的同盟:1940年代的苏联与以色列》[10]、《莫斯科的意外之举:1947~1949年的苏以同盟》[11]等。

梅德维杰夫认为斯大林并非是要把以色列变成苏联的仆从国,而是希望通过支持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国给英美关系打入一个楔子,换句话说就是离间英美特殊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