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危机中苏俄国家功能的转化
——喀琅施塔得事件始末
华东师范大学 朱小萍、余伟民
1921年春,俄国波罗的海舰队的主要军事基地——喀琅施塔得发生反政府兵变,苏俄政府采取了严厉的措施坚决地镇压了兵变,并且在喀琅施塔得事件一发生就宣称该事件是“受外国势力支持的白卫军分子、社会革命党人和无政府主义者发动的反革命叛乱”,这也是此后苏联政府对于喀琅施塔得事件一贯的官方说法。
与此同时,关于喀琅施塔得事件的绝大部分档案材料则被政府严加保密。由于缺乏资料,史学界对于这一在苏俄早期政治进程中影响甚大的事件几乎难以展开深入的研究。
苏联解体后,1994年1月10日,俄罗斯联邦总统叶利钦发布政府令,宣布参与喀琅施塔得事件者无罪,并且要为他们修建纪念碑。[1]时隔70年,对于同一事件的看法竟然如此大相径庭,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同时,事实真相究竟如何,这也成为人们心中关切的问题。
本文根据1990年代解密的关于喀琅施塔得事件的苏联档案文献,对喀琅施塔得事件的来龙去脉进行客观的再研究,并试图重新认识喀琅施塔得事件对于苏联历史的深远意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