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苏联的存与亡都是我们的营养
这个垮台的苏联,留给后人的经验教训有三条——
工业体系必须完整,同时要注意,体系再完整的工业国,如果没有自力更生搞工业升级的能力,也就丧失了在工业时代的战略主动权,没法长久地保证大国的地位;
再强大的国家,再完美的发展战略,也必须保有调整战略方向的能力和意愿,否则遇到国际局势变动,光荣的历史会立刻从资产变成沉重的包袱,甚至会压垮整个国家;
在战略对抗中,要掌握比对手更多的工业化人口,要向盟友输出工业化社会,否则早晚有一天会比对手先遇到工业升级的人口障碍。
几十年前有句口号:“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一听这口号就知道当年中国对苏联的学习有多彻底。就像20世纪80年代考托福是第一热门那样,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中国的第一外语一直是俄语。即便在留苏学生和苏联专家各自回国之后,中国中学生依然要学俄语,好理解堆积如山的俄文资料,促进中国工业进一步升级。
近100年试图挑战美国的国家颇为不少,从20世纪初垂死挣扎的英国算起,德国、日本、苏联、伊拉克、伊朗……总之当霸主就免不了被别人挑战,能摆平所有挑战者才能继续当霸主。在这一系列的名单中,最引人注目的当然是苏联。苏联20世纪50年代在航天竞赛中抢得先机,20世纪70年代逼得美国战略后撤……和美国平起平坐五十年。虽然最后苏联输掉了冷战,但无可否认苏联是最接近于成功的挑战者。就像“1+1”的哥德巴赫猜想证实之前,陈景润要用“1+2”逼近一样,中国要挑战美国,也不妨参考一下苏联的经验。
为何苏联模式能指导中国几十年
苏联是中国工业社会的母体。整个20世纪50年代,苏联给了中国20亿美元的低息贷款,除了4亿美元的武器用来打朝鲜战争、防备美国外,还有十几亿美元的物资、技术和服务用来帮助新中国建立工业体系。从数额上看,这笔援助不算大,是苏联对印度援助的1/3,比苏联给波兰的援助还少,只比50年代美国给台湾1000万人口的援助略多,何况其中大部分还是要还的贷款。
但从内容来说,苏联人算在20亿美元里的全是干货,是156个工厂的硬件,如果像美国人那样把专利费、技术转让费、技术培训费都算钱,十个工厂都买不到。当然这只是个小便宜,大便宜是苏联手把手教中国建立了独立工业体系,从怎么生产塑料纽扣到国家计委怎么编制、执行“五年计划”。这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主动技术转让,历史意义也独一无二。
“二战”之后,世界上大国实现工业化的,只有中国一个。和顶着“新兴工业国”头衔的小龙、小虎以及其他“金砖国家”比,只有中国是真正的工业国,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而这一切都起步于俗称“156个苏联援助项目”的这次技术转让。
头两个“五年计划”苏联援助的156项工程,到今天也是中国经济的支柱。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我记事的时候,我还记得一个长辈自豪地发言:“我们企业是50年代苏联援建的,人才多得很,跑出个老鼠来都比你们地方企业的猫大”。话糙理不糙,他其实描述的是大企业员工调到地方后纷纷升任行政、技术骨干的事实。
在中国工业化的过程中,工业人才不可能从天上掉下来,也不能全指望学校培养,必须在早期的大型工业企业中锻炼出来,而这些企业本身又是苏联援建的成果。中国的工业化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苏联援助的人才这个“本钱”实在大到难以估量。
为此,中国不惜血本地优待苏联专家——租来的人才“本钱”。20世纪50年代,中国为每个苏联专家每月支付几千卢布,折合小米一万多斤。而当时中央政府副主席的办公开支不过是每月3400斤小米,不到苏联专家的1/4。引进苏联专家之初,负责接待的机关曾对开支有所抱怨,但是考虑到苏联专家的重大作用,周总理一锤定音:“不必再争,即照苏联政府所提条件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