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慕容鲜卑 五 后赵的危机
石勒统一北方后,天下形势与三国时期竟是惊人的相似,即:后赵居北,其疆域相当于曹魏;东晋在东南,领土与东吴相仿;西南是李氏的成国,在取得了汉中和宁州(即三国时的南中)后,也已经把国土扩大到三国蜀汉的管辖范围。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周边小国,主要有并州北部拓跋氏的代国、凉州的张氏政权、仇池的杨氏政权,以及辽东一带慕容氏、段氏、宇文氏等内部还搞不太清的鲜卑部族。
石勒的后赵国看似是当时最强大的国家,但其内部潜藏的危机却是最为严重的,究其问题所在,还是石勒实行的民族压迫政策。
石勒以羯人的身份起家,建立后赵国,而羯人在晋朝时是五胡中地位最低的,一旦取得统治地位,对待汉人的报复心理也是十分强烈,因此后赵国总体上对汉人实行民族压迫政策。
石勒认为后赵是羯人的国家,以羯人为国人,严禁人们使用“胡”、“羯”一类的字,并且在统治阶层中任用羯人。羯人可以仗势横行,抢掠汉人,即使抢掠了汉族世族也可赦为无罪。
一次,一个喝醉了酒的胡人骑着马闯进了宫门,石勒大怒,责问宫门执法(也就是看门官):“君主的命令,其威严尚且播及天下,何况在宫阙之中呢!刚才骑马闯入的是什么人,为什么要放他走?”
执法惶惧忘讳,答道:“刚才是个喝醉了酒的胡人闯了进来,我根本挡不住他,和胡人真是难说话啊。”
石勒听了笑道:“胡人正是难和他说话啊。”石勒对宫门执法到底还是恕而不罪。
不过,石勒对汉人的文化很感兴趣,他的身边也有大量的汉人,特别是汉人中的低级士族,他的禁令对于这些士族而言倒也没有非常严格的执行。
石勒的参军樊坦是个汉人,他生活上十分清贫。石勒升他的官,招他进宫面见,结果却看到他穿着一身破烂不堪的衣服。
石勒吃惊地问道:“樊参军何以穷到这地步!”
樊坦生性诚实,于是就十分直率的答道:“刚遇上一伙羯贼,我的家产都给抢得差不多了。”
石勒笑着安慰他说:“羯贼居然如此乱抢东西啊!我来替他们赔偿你的损失吧。”
樊坦忽然想起了禁令,吓得赶紧向石勒叩头请罪。石勒免他的罪,说道:“我这禁令是对付普通百姓的,不关你们这些老书生的事啊!”终于还是赐给他车马衣物,以及许多钱财。
石勒对付汉人的两手政策,总算是得到了汉族士人的拥护。隐患尽管存在,北方毕竟进入了战乱后一个短暂的休养生息的时期,后赵初期的景象一派兴盛。
石勒做了几年皇帝,开始考虑起接班人的问题来。
石勒所立的太子,是他的次子石弘。这个石弘与其父大不相似,好文不好武。石勒很担心,说:“当今天下并不太平,不能偏文轻武。”于是专门安排当时的名士传授太子兵法和剑术,然而还是改不了石弘的本性。
石勒常对中书令徐光慨叹说:“大雅(石弘的字)愔弱,一点儿也不像将门之子。”
徐光安慰他说:“汉高祖马上取天下,而孝文帝沉静少言,却能守成天下。圣人的后代,应该是不好残杀的,这是天道啊。”石勒听了才高兴起来。
徐光劝石勒说:“皇太子仁孝恭顺,而中山王石虎凶残狡诈,恐怕将来帝位非太子所有。我看不如慢慢削弱石虎的权力,让太子早点参预朝政。”石勒心里虽然也同意这种看法,却没有实际的行动。
右长史程遐是石弘的舅舅,又进谏石勒:“中山王勇武果敢,颇通权谋,满朝文武没有能比得上他。据我观察,他眼中除陛下之外,对于别人都是视如无物。此人统兵打仗已久,威望内外皆知,而性情却不仁厚,残忍好杀。现在他的儿子们也已长大,开始掌握兵权。陛下在时,自然是不会出事,只怕将来他不愿甘于人下,辅佐少主。陛下应早作决断,以免后患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