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抑与控制
要想细致地考察它们在1800年之后的发展,就需要对于整个时代进行一番全面的描述:因为正如此前几个世纪,这一时期性观念的演化反映了文化整体特征的嬗变。我在此的目标则更为谨慎。现代的性史研究很少考虑1800年之前的世界,而它们对于19和20世纪之特征的描述又莫衷一是——近期一部权威的维多利亚时代风俗史,论证了19世纪私人生活中的感官享受,而另一本著作则强调当时普遍的“反感官享受”。1本书最后的结语部分正是要解释,现代的性世界中最显著的特征与矛盾是如何由书中所描述的历史进程所导出的。
基本而言,1800年之后的性观念沿着两条相反的路径演化。一方面,我们可以发现社会对于各种形式之性行为的控制仍在持续,甚至更为加剧。虽然公共惩罚的机制大体上被弃置,但其理想仍然留存。从某种程度上说,正如我们所见,它蕴藏于全新的启蒙思维方式之中,这种思维方式并未抛弃正当与不正当之性行为的区分,只不过重新对此定义。在18世纪,中等与上等阶层异性恋的男性,享有着越来越大的“自然的”性自由,而与此同时,被定义为“不自然的”或反社会的性行为,则遭受着日益严厉的压制。在19世纪,性科学的话语开始占据权威地位,但它们也往往被用来论证女性欲望、同性恋或底层的性自由之不堪。类似于“社会净化”的理想,在女权主义以及其他延伸至20世纪的进步论意识形态中居于核心地位。现代的思维方式未必会带来更大的自由,至少并非对所有人皆然。
无论如何,所有人也并非都认同此种思维方式。1800年前后的数十年间,出现了一股激烈抵制启蒙运动所谓之放纵原则与实践的热潮。其原因有多种,绝不仅仅在于反感纵欲。最显著的原因就是当时纷至沓来的政治危机,首先是英国失去了北美殖民地,继之而来的是法国大革命带来的令人恐惧的大灾难,而其顶峰则是英国的旧制度为了存续,与国内外激进主义所展开的绝望战争。这一时期同样令人不安的还有空前的人口与经济变局:人口进一步激增(从1700年的约五百万人增至19世纪50年代的约两千万人),工商业经济一日千里,都市生活迅猛扩张,大面积贫困比比皆是。
在这一国力衰落与社会动荡的背景之下,宗教信仰与社会保守主义的重要性开始广泛地被重新确认:只有返回根基,国家才能归于正途。这一观念部分激发了当时席卷英国与北美的宗教复兴热潮,以及思想界的反启蒙趋势。基督教与保守派评论家常将性自由的泛滥视为一种更广泛的文化病症的核心表征,而重申道德原则就成为了文化复兴的第一要务。“对于堕落、放荡与邪恶之时代的描述,没有什么”比为婚外性行为辩解显得更典型,保皇党作家约翰·鲍尔斯在1800年强调,但“这一描述不幸适用于我们的时代,无法找到比这更有力的证据,来证明人类之极端与普遍的堕落”。大约同一时期,善于制造恐慌的《反雅各宾评论》警告道,在普通人中间,
其本性之放荡,自身是如此可憎,后果又是如此可怕,对于个体与社会皆如此,但它在近些年内不断膨胀,已经达到了几乎难以置信的程度。下层社会中的通奸与姘居满目皆是,而这些罪人很少做礼拜,极少被惩罚,以致更化的希望简直遥遥无期——我们怎能期盼一个民众如此堕落的国家可以繁荣强盛!
此类观点早在18世纪中期就催生出早期的循道卫理运动:其创始人约翰·卫斯理正是18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复建的伦敦易俗会的主要支持者之一。从18世纪80年代起,因为福音复兴运动在英国国教内部获得了确立,它引发了一场更加有力、深入与持久的国家道德改革运动。这同样是废除奴隶贸易运动之领袖威廉·威尔伯福斯的一项终身志业,他在其中感受到了神意的召唤。他在1787年的日记中写道,“全能的上帝在我面前设定了两个重大的目标,抑制奴隶贸易与移风易俗”,而在其灵魂觉醒后不久,就立即投入工作,并且一往无前。从这股保守潮流之中,产生出再教育底层人群的主日学校运动(始于18世纪80年代)这类慈善举措,与更具惩戒意味的惩恶会,以及对于上层社会放荡风习的不断抨击。支持这一切的是一股重新确立正统基督教价值与准则的宣传热潮,例如由此运动的主要出版家汉娜·摩尔为圣教书会所大量制作的售价低廉的教化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