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卑微的奴仆
清宫主位,包括皇帝及其后妃们,在日常生活中从来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所以身边要有许多奴才侍候。因此,就招进了许多太监和宫女,供役后宫。尽管地位卑微,但他们却是宫廷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
1.太监的前世今生
太监自战国时就已存在了,以后历朝历代,相沿不替,几乎与中国封建社会相始终,也就是说在我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要给宫廷太监留上一笔。
太监的来源
清宫的太监约有3000名,比之明朝,不及三分之一。其来源多为民间招募。当然也有极少数为战争俘获或年幼犯罪而施以宫刑。
直隶(今河北省)是产太监最多的地方,大概是近水楼台吧。如,河间、大成、南皮、任丘、青县、静海等地,昌平、大兴、平谷、宛平也有一些。这些太监,一般都是十分贫穷人家的孩子,不然,谁忍心把孩子阉割做太监呢?由于贫穷而走投无路,在那个时代,将其“净身”成为太监,送进宫去,是其出路之一,否则,饥荒年月,就会饿死孩子。
将孩子阉成太监,最迟不可超过10岁,一般5、6岁为最佳时期,否则,就会有性命之忧。孩子阉割之前,是要立有文书的,是与孩子家长签订,生死不论,表明是自愿净身,否则,持刀人是不会动手的。而且,手术费也很高,要5、6两白银,甚至更多,再加上40多天的护理费,要近百两银子,哪里拿得出呢?只好立借据,将来还上。动手术时,孩子承受着难以形容的痛苦,一般要昏死过去,当醒来时,已经一周过去了。
割下之物,一般用香油浸泡,再藏于石灰之中,用红布包住,贮于“升”中,挂在手术人的房梁之上,是对孩子将来幸福生活的祈盼,名为“步步高升”,“鸿运高照”。将来入宫后,有了钱,可以赎回此物,待死后,同尸体同殓一棺,才算完整的尸体。
然而,入宫的道路也是极为艰辛的,需要有宫里人照应,需要托关系、送礼。但这些穷人家的孩子拿什么送礼呢?只好等待机会。
太监的生存环境
太监虽为不全之人,但毕竟是由男性转化而来,因而,相对宫女来讲,还是比较有力气的。所以,太监在宫中一般干些力气活,粗活或笨活,但也有例外。
晚清太监照片在宫中,太监几乎无处不在,比如乾清宫、乾清门、昭仁殿、南书房、上书房、坤宁宫、东西十二宫、养心殿、御书房等处,这是紫禁城内。此外,在圆明园、颐和园、避暑山庄,东、西陵等处,只要是皇帝后妃们经常活动处所,就有太监。
此外,宗室王公和一、二品文武大臣家里,也可按制役使太监。康熙四十年,为了规范王室以外使用太监的人数,曾立下规矩,规定:亲王25名,世子、郡王20名,贝勒15名,贝子8名,入八分公6名,公主10名,郡主5名,县主4名,不入八分公3名,公以下至一、二品大臣均1名。此后,至嘉道年间,又多有更易。
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生活在宫中的太监,受的清规戒律很多,有的不堪重负,或自杀,或逃跑。造成宫中太监严重不足,而逃跑之太监,有的更名改姓,投靠王府,因为王府中相对要宽容些。这就造成宫中太监不敷使用,而王府太监过多过滥,引起了皇帝的不满,多次下谕戒止。
太监入宫后,其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入宫时,每人都得到了一笔可观的费用,作为补贴家用。
太监入宫后,会有不同的发展,那些口齿伶俐、会讨主子欢心的太监,发展会很快,得到重用和提升,相反,那些头脑笨拙的太监,一辈子也不会有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