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八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第六

太史公说:古时候给君主的臣下论功分五种品类,用德行辅佐建立宗庙安定社稷的叫做勋,用思想言论辅佐的叫做劳,用武力攻战辅佐的叫做功,能够帮助明确礼仪规范等级的叫做伐,长年累月忠诚尽心的叫做阅。封爵时候的誓词说:“即使黄河细得像衣带,泰山小得像厉石,只要国家永远安宁,福泽就会施给你的后代。”开始的时候没有不是想利用封侯来强固根本的,但以后这些枝叶也就逐渐衰颓微弱了。

我读到高祖封侯功臣的档案,考察他给第一个人封侯的时候,就已经失算的原因,说:和平常听到的完全不同呀!《尚书》上说“要使所有的邦国都和协”,延续到夏代、商代,有的侯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大概周代所封的八百个侯国,幽王、厉王以后,在《春秋》中还可以见到。《尚书》中记载有唐、虞时代的侯伯,经历三代有一千多年,自己一直保全着并能藩辅护卫天子,难道不是他们在仁义方面非常笃重,奉守天子的法制规范吗?汉代兴起,功臣受到封侯的有一百多人。天下刚刚平定,所以大城名都由于战乱使人众流散逃亡,户口能够计数的只有从前的十分之二三,因此大的封侯也不过有一万家,小的封侯就只有五六百户。后来经过几代的休养生息,民众都回归到了乡里,户口也更加繁息,像萧何、曹参、绛侯周勃、灌婴这一类侯家有的达到了四万户,小的侯家也比初封时候户数增加了一倍,富足丰厚的程度也像这样。子孙们就骄纵越轨了,忘记了他们的先代,淫逸邪嬖。直到武帝太初时候为止一百年间受封的,现在只有五个侯家还存在,其余的都因为犯法而丧失了生命亡掉了封地,完全消耗了。天子的法网也是稍为严密了些,然而都是自身没有兢兢业业地对待当时的国家禁令哩。

处在当今的时代,志识古代的道义,是想作为一种自己借鉴的手段来考察当代的存亡,但是情况未必完全相同。做帝王的人各自采取不同的礼制来实现不同的任务,总之是要拿事业的成功作纲纪,难道可以用一种政策模式进行约束吗?观察当今的人臣为什么有些人受到尊敬宠爱和为什么又有些人受到废弃屈辱,也可以看到当代社会政治上成功失败的大量事例,何必一定去寻找古时的闻见?于是谨敬地叙述事情的始终,表列他们的事迹文字,很有些事不能完全了解它的本末;事实明确的就都著述下来,有疑惑的就让他空缺。以后有君子,想推展开来加以论列,就可以凭借这个表进行观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