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阀们的奋斗
民国军阀的兴起,还和当时“军事救国”的思潮有关。他们的堕落,也表明了该种救国思路的失败。
民国军阀孕育于晚清的新式陆军之中,而非同军阀前辈们那样是赤手空拳搏杀出来的。北洋系统的各派军阀自然不必说,就是陆荣廷、张作霖等人也是被招安的土匪,当上了清朝正规军,滇系、晋系等则脱胎于编练的地方新军。晚清政府高度重视新军。中国一再输给西方坚船利炮的军队,开始痛下决心要进行军事近代化。人们将“军事救国”作为救亡图存的良药。越到后期,清朝对近代军事和火器的引进就越多。到末期更是高度重视新式陆军的编练,对培养新军军官的军校也关照有加。各省都计划编练两镇新军,兴办陆军小学。当时主办新式事务的一批人,自身素质过硬,又有革新强国之心,把军校办得有声有色。许多军阀当时都是军校的年轻学子。
李宗仁就是广西陆军小学的学生。他回忆:光绪三十三年(1907)广西陆军小学第二期招生,我和十几位同学到桂林应考,这期取一百二十余名。陆小因为是新创办的官费学堂,待遇甚优,学生除供膳食、服装、靴鞋、书籍、文具外,每月尚有津贴以供零用。加以将来升学就业都有保障,所以投考的青年极为踊跃。报名的不下千余人,而录取的名额只有一百三四十人,竞争性是极大的。
陆军小学的学生,按照成绩优劣,各有月薪。这份薪水,在生活艰难的晚清,对普通人家子弟非常有吸引力。比如前述的黎元洪,就靠这份薪水养家。
广西陆军小学修业三年为期,既有军事训练,又有文化课的教育。军校教官、队长对学生的约束管理很严格。广西青年徐启明入学时一百二十多名同学,毕业时淘汰了四十多名,只余八十名毕业,考核的严格可知一斑。学生们读书训练也格外用功。根据徐启明回忆,广西兵备道庄蕴宽对陆小极关心,常来巡视,拿起学生名册亲自点名问话。记得第一次点到我邻座的黎元表同学,黎年轻英俊,气宇不凡,庄蕴宽忽然问:“你是那一县的?”黎答:“我是阳朔县人。”庄蕴宽随即赞其“果然一表人才”,传为佳话。
清朝在北京、南京和武昌建立了三所陆军中学,挑选各省陆军小学毕业生中的优秀分子入学深造。广西陆小毕业后,徐启明转入武昌的第三陆军中学继续学习。据他回忆,陆军中学普通课程相当于今日大学程度,对普通科学极为重视,军事课程有基本的四大教程——战术、兵器、筑城、地形。“除了数学外,我都毫无困难,大代数微积分相当深,学起来有点费力”。徐启明在武昌参加了辛亥革命,民国建立后继续深造。“1912年我进入清河陆军预备学校。教官程度很高,教学认真,对学生要求也很高。一般学生对数理科有点吃不消。我们要学解析几何、三角、微积分、大化学、物理等,同学中应付不来而发狂者有四五人之多。全校论文比赛第一名是个浙江同学,因数理学科不好,发神经跳水自杀”。“学校管理严格,考核严格,教育长康宗仁想出一种考试办法,学生编号入座,卷子密封而且邻座卷子不同,不能依赖他人,一切要靠自己”。
这样的新式军事教育,为民国培养了一批军阀、战将和军事家。李宗仁评价说:“清末厉行新政时,朝廷中一部分大员和各省少数封疆大吏,可能是敷衍门面,缓和舆情;可下级办新政的人物,都是受过新式教育的人,的确生气勃勃,有一番新气象。”基层学子的蓬勃生机就是这番新气象最生动的表现。
还有一批批中国年轻人漂洋过海,直接到外国学习军事。他们受到了比外国同学更多的磨难。比如在中国留学生密集的日本,日本人学习军事只要进军官学校就可以了。可是中国人去学,日本人就专门设置了预科学校(比如蒋介石上的振武学校)。绝大多数中国留学生要想进日本的军官学校学习,必须先经历预科学校的学习,平白无故比日本人多花两三年的时间成本。即便中国人入了军官学校,里边的民族、阶级和其他各种压迫依然存在。而中国留学生能够咬紧牙关完成军事学业,心中必定抱有一腔热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