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的爆发

当历史安排一个西装革履的英国人和一个留着辫子穿着长袍马褂的中国人迎头相遇时,双方都发现了一个难以置信的新世界。

当中国乃至整个东亚沉溺在朝贡体系之中时,17世纪末18世纪初的世界是“西强东弱”已成定局的世界。曾经辉煌灿烂的中华帝国沿着惯常的道路缓缓前进,仿佛一件制作精美的硕大瓷器,浑圆、高贵、典雅、艺术成就高,实质上脆弱得一击即碎。而欧洲国家迅速崛起,经济和文化实力飞速发展。在经济上,葡萄牙、英国等国的商业、贸易和金融都开始发展,并且势头强劲,但是中国还故步自封在老套子里。

在西方异常关注的关税方面,清朝实行的是每年固额征收制。中央政府每年规定本年度关税征收总额,收少了要求补齐,多收了也不问。关税固额在清朝已经保持了几十年的稳定,让整个海关系统端着大锅饭吃得不亦乐乎。在军事方面,欧洲国家的职业海军配备着坚船利炮,驰骋在四大洋,而中国的军人混杂在民间,集捕快、征税员、消防员和民警于一身,所谓的水师仅仅是划着小舢板的内河巡航队。当对将火药应用在采矿和军事上习以为常的利玛窦观看了南京城的元宵节焰火表演后,惋惜地说:“在一个月中用去的硫黄,要比在欧洲连续作战三年用的还要多。”在文化方面,西方民众追求自由、平等和人权,努力创新发明,增加财富积累,而中国自上而下都缺乏自我意识,更没有近代的“国家”、“领土”和“权利”等概念。一批又一批的西方传教士满怀热忱进入中国,绝大多数在数年后失望透顶地逃离中国。因为他们发现中国人不仅思想停滞,而且高傲自大、闭塞拒绝思想交流。他们将西方来的人一概视为“朝贡者”,传教士为“洋僧”,西方器物为“奇技淫巧”。利玛窦之所以被允许居住在北京,则是因为他向皇帝献上了两个自鸣钟,官府找不到会修理的人只好允许利玛窦留下了。

在世界观和外交方面,东方的天下观念与西方的民族主义思想产生了直接冲突。欧洲国家经过战争砧板上的一次次敲打,你我敌友,国家疆界,在各自心目中一清二白。尽管欧洲国际关系中充满污秽肮脏之处,但民族国家主权至上,国家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而沉浸在天下观念中的中国以天朝上国自居,朝贡体系也是以中国的绝对支配地位为前提的。其他国家必须接受中国的中心地位,奉中华正朔。

这种巨大的差异体现为领土意识、国际法意识和外交礼仪等一系列冲突。康熙年间与俄国谈判北部边界问题。清朝在军事胜利的前提下,出于国内政治的考虑,反而在领土这一国家最重要的组成要素上做出了让步。中俄以额尔古纳河为界,将尼布楚及石勒喀河、额尔古纳河之间地划归俄国。这在西方国家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举措。英国殖民军在侵略缅甸之时,在缅甸北部踌躇不前,无可适从。因为传统上,中缅之间不存在确定的边界线。英军担心挑起与中国的事端,而在侵略缅甸问题上思虑再三。这是中西方在实际测定边界与以传统控制线为边界两种思想上的差异的体现。这个差异日后引发了一系列的中国边疆问题。1872年,日本“处分”琉球,中国朝野舆论在琉球问题上争论不休,但国内思想思考的都是中国对于琉球的宗主权和琉球王室对琉球的“社稷”,而不是像日本那样对琉球的领有权提出要求。中国社会外交观念落后于国际现实,外交自然处于被动。

16世纪,西方势力控制了马六甲,并逐渐将它建设成为东方贸易据点。中国在浑然不觉的情况下被西方编入了世界贸易大网之中。中国的茶叶、丝绸、瓷器、漆器等源源不断地进入国际市场。江浙地区的许多瓷器作坊开始接到生产带把手的茶杯的订单。中国的茶杯是不带把手的。作坊工人在惊讶之余,压根就不知道这是巴黎或者伦敦上流社会订制的。中国商品的走俏给西方商人提出了难题:拿什么和中国人交换?除了金、银,中国人几乎不接受其他商品。中国人吃穿住行所需的一切都可以在国内生产。于是便出现了这样的场面,欧洲商队将工业品带到美洲,交换美洲的金银,再把金银拉到东方来,换取中国产品。整条贸易链条就简化成了欧洲人在给中国人搬运美洲的金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