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和音乐
词,又称长短句,是合乐的歌词。词虽然是合乐的歌词,但和汉魏以来古乐府不同,它是隋唐时期音乐革新的产物。隋唐时期,从西域和国外传入的音乐逐渐和汉族的传统音乐融合,产生了燕乐。燕乐与传统的“雅乐”是相对而言的,也称为“俗乐”,它在当时是传播最广、最有群众性和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抒情音乐。当时的词,就是和这种新兴音乐的乐曲相配的歌词。词的名称,是和曲调相对而言的。唐代出现了“曲子词”的名称,敦煌写本则称之为“曲子”,如《云谣集杂曲子》。宋代也有“曲子”的名称,又称“今曲子”。此外,词又称“长短句”、“诗余”。长短句歌词在唐代兴起的时候,还未能与诗相抗衡,进入宋朝以后,却以崭新的面貌出现于诗坛、乐坛,并迅速发展成为一代文学。宋代是长短句歌词繁荣兴盛的时代。文学史上,宋以词著称,宋词不管是作为文学样式还是音乐样式,在中国文化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词有“令”、“引”、“近”、“慢”等。“令”一般比较短,在文人创作中比较早盛行起来。如“捣练子令”、“浪淘沙令”等。“引”和“近”一般较长,如“望云崖引”、“阳关引”、“祝英台近”、“诉衷情近”等。“慢”又比“引”和“近”长,它虽然在唐五代时已经有,但盛行是在北宋中叶以后。如“雨霖铃慢”、“木兰花慢”等。随后又出现“小令”、“中调”、“长调”的名称。清代毛先舒《填词名解》中说:“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五十九字至九十字为中调,九十一字以外为长调。”词除了一部分字数较少的小令如“十六字令”、“如梦令”等以外,都要分段落,一段叫作“一片”。一部分词分两段,少数词分三段、四段。两段的词,第一段被称为“上片”或“上阕”、“前阕”,第二段被称为“下片”、“过片”或“下阕”、“后阕”。不分片的称单调,分两片的叫作双调。
词调(或称词牌)种类众多,有的词调又因字数或句式等不同而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体”。清代万树《词律》搜集整理,得出660调,1180余体。康熙时王奕清等所编的《词谱》,列出826调,2306体。后来还陆续有人补充,总共在1000调以上,其中,常用的大约只有100多个。词调名称的由来,绝大部分已经无从考证,只有极少数有记载流传。如“菩萨蛮”,据《南部新书》和《杜阳杂编》说,唐代宣宗大中初年,女蛮国入贡,女使者们梳着高髻,戴着金冠,满身挂着珠宝,号“菩萨蛮队”,有人就据此创作了这个曲调。又如“念奴娇”,据王灼《碧鸡漫志》所说,是唐代天宝年间所创制的曲子,当时有一个歌女名叫念奴。另外有的词调的名称,是用某一首有名诗词中的语句,如“潇湘逢故人”,出于梁柳恽的诗句;又如“如梦令”原名“忆仙姿”,出自李存勖《忆仙姿》中有“如梦、如梦”句。
词的格律,即词律,具有一些基本特征。第一,字数一定。每一词调都规定一定字数。词调短的如“十六字令”,只有16字;长的如“莺啼序”,有240字。第二,讲究平仄。按照宋人的严格要求,仄声还要分上去入,但有选择余地,入声字有时可以当平声和去声用;上声字有时也可以当成平声用。第三,句式参差不齐。最短的有一字句,二字句至七字句都是常见的。此外还有八字句、九字句、十一字句等。第四,各个词调押韵的位置不同。有上下句押,有隔一句、二句或三句押,还有句中押等等,配合句式的参差不齐,显得错综复杂。第五,对仗可灵活掌握。对仗可以按照习惯运用,如果上下两句字数相同,就有用对仗的可能。词的对仗,不限定平对仄、仄对平,它服从于词调中平仄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