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七、绚烂多姿的民间艺术

中国的民间艺术很发达,很多种类的民间艺术早已享誉世界。中国民间艺术一方面表现了民间艺人过人的灵巧和智慧,另一方面则体现了广大老百姓的生活愿望和生活趣味。热闹、喜庆、团圆、富足、平安、吉祥是中国老百姓几千年来始终不变的追求和渴望,正是这些构成了中国各种民间艺术的精神氛围。这里谈其中的几种。

景泰蓝:闪着宝石光彩的工艺品

景泰蓝是驰名中外的传统工艺,集青铜艺术、瓷器和雕刻诸种工艺制作技巧于一身,是一门道地的北京绝活。它是收藏家收藏的佳品,又是人们居家使用的精美物品。

如一件清代的景泰蓝寿意天球瓶,为景泰蓝的传世名作,瓶嘴、瓶肚、瓶座三段锤接烧焊成型,釉面上先镶嵌铜丝,再用彩釉填绘,上面有九桃、蝙蝠等图案,都具有福寿平安的象征意义。

这项工艺始创于明代景泰年间(1450—1456),初创时的颜色主要是蓝色,所以称为“景泰蓝”。到了成化年间(1465—1487),景泰蓝技术进一步成熟,此期作品沉稳凝重又透明灵动,它的铜胎极为讲究,一般用的是紫铜,再镶嵌上取自天然矿物质的珐琅彩釉,看起来就像宝石一样。今天流传的明朝景泰蓝遗物,以景泰和成化两个时代为最多。

景泰蓝,又名“铜胎掐丝珐琅”。它的制作过程很复杂,有三十多道工序。先要制作铜胎,用紫色的铜片敲打出要制作的物品形状,并经高温烧制后固定起来;然后在铜胎上作画,一般作画用的是笔,而工匠们用的是镊子,用它夹起头发丝细的铜丝,在铜胎上拼制成各种优美的图案,叫做掐丝;再在图案上填上各种颜色的珐琅釉料,这叫做点蓝。最后经高温烧后而凝结。烧好之后,还要细细打磨,再经镀金,一件景泰蓝制品就完成了。

景泰蓝到了清代又有发展,克服了明代时制作有沙眼的缺点,但在朴实厚重上不及明代。近代以来,由于产量过大,工匠的水平参差不齐,很难与明代相比。

年画:渲染过年的热闹气氛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一到春节,无论城市农村,家家户户,都要张灯结彩庆贺。张贴年画,是春节的重要节目。用年画将家庭布置得热热闹闹,增加过年的气氛。

年画在内容上多表现祝福、吉祥和喜庆之意。如一幅广为流传的年画《连年有余》,画一个胖娃娃,天真活泼,怀里抱着一条大鲤鱼,手里拿着一束莲花。“鱼”和“余”在汉字中读音相同,通过谐音,以表示生活富足、年年有余。

中国幅员辽阔,年画的风格上也有不同。北方的年画最著名的要数天津的杨柳青,南方年画最著名的要数苏州的桃花坞。

杨柳青是天津西南郊的一个村镇,三百多年前,这里就以制作年画出名,曾有过“家家点染、户户丹青”的历史。杨柳青年画采用的是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绘相结合的方法,人们称之为“半印半画”,这也是它的重要特色。它的制作方法是:先刻出木刻图案版样,然而印出图画,再用手工将纸上的轮廓描绘涂彩,最后装裱成画。每一幅画都是由画师手工制作的,而不是批量的印刷品。它将版画中的刀法版味和手画的笔触感觉融合在一起,有一种独特的风味。人们喜欢杨柳青年画,在很大程度上是喜欢它是手工制作的。

杨柳青年画   仕女婴戏图

年画的喜庆气氛,在杨柳青年画中体现最为充分。这里出品的年画清新活泼,具有浓郁的生活情调。如一幅《母子图》,画湖边的庭院,院子里有湖石假山、花卉,妈妈站在窗前,拿着扇子,招呼着窗外嬉戏的儿子。胖胖的小家伙穿着小肚兜,一只手拿着一个小木棍,木棍的顶端有一只小鸟。一片祥和温暖的气氛,是一幅温情的生活画面。